2024年前三季度重慶經濟發展呈現哪些特點?進入第四季度,如何繼續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?10月22日,市統計局監評處處長薛健、核算處處長陸昕對相關情況進行解讀。
“從數據分析,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經濟發展顯現出3個突出特點。”薛健表示。
首先是工業經濟支撐有力,特別是汽車產業支撐作用凸顯,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一大亮點。前三季度,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.1%,高于全國2.3個百分點,其中汽車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.9%,拉動全市增長4.5個百分點。
▲10月10日,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長安汽車兩江工廠,工人正在焊接作業,加緊生產趕制訂單,一派忙碌景象。王加喜 攝
“工業投資加快發力并保持較快增長態勢,是前三季度全市工業經濟發展另一亮點。”薛健表示,期間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6.3%,比1-8月和上半年分別加快2.2、1.1個百分點,推動了工業企業效益繼續向好。其中今年1-8月,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95.43億元,同比增長11.2%,高于全國10.7個百分點,延續了較快增長態勢,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%,同比提高0.2個百分點,企業盈利能力不斷提升。
政策落地釋放內需,是前三季度全市經濟發展第二個特點。比如,新能源汽車消費持續發力,在消費品“以舊換新”政策帶動下,加之汽車主機廠商開展一攬子讓利促銷活動,期間全市新能源汽車市場銷售持續升溫,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22.4%,比上半年提高4.8個百分點;同時工業設備投資持續增長,前三季度全市設備工器具投資同比增長3.7%,高于全市投資1.9個百分點,占全市投資比重為10.1%,比去年同期提高0.2個百分點;另外技改投資增長快速,前三季度全市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7%,高于工業投資10.7個百分點,占工業投資比重為32.9%,比去年同期提高2.8個百分點。
▲10月19日,重慶光環購物公園,市民正在了解新能源車、選購商品。首席記者 龍帆 攝
發展動能不斷壯大,是第三個特點。前三季度,全市制造業領域新興產品增勢強勁,如新能源汽車、集成電路、液晶顯示屏產量高速增長,三者分別同比增長1.3倍、1倍、25.6%,成為支撐全市工業高速增長的核心動力;服務業融合化質效不斷提升,如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應用場景加速落地,助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融合;另外在“滿天星”行動計劃推進下,全市互聯網和軟件行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步伐加快,結構持續調整優化。
“今年以來,隨著一系列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釋放,全市生產穩定增長、消費需求繼續恢復,為經濟較快發展提供了支撐。”陸昕表示,得益于汽車、化工等較快增長,以及消費品產業、能源工業穩定發展,前三季度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7.2%,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4.1%,拉動經濟增長2個百分點;建筑業增加值增長5.2%,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9.7%,拉動經濟增長0.6個百分點。
另外,前三季度全市各類型經濟總體呈持續向好發展態勢,特別是民營經濟持續較快增長,期間實現增加值13912.43億元,增長7%;國有經濟實現增加值7654.81億元,增長4.3%;外商及港澳臺經濟實現增加值1677.07億元,增長4.8%。
薛健表示,進入第四季度,全市上下仍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,錨定目標任務,強化政策供給與落地落實,鞏固拓展經濟向上向好態勢,努力交出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高分報表。